虽有些疑虑,但其还是认可了林默这建议,见对方这表现,林默也算认可了他,开始提供更多细节上的建议、想法。
像产品,从矿泉水到苏打水,再到茶饮、奶饮、咖啡、可乐等等种类饮品,林默都以新想法的名义,简单给了对方一些建议。
对于此,对方自然不可能没有半点疑虑,其挑明后,林默也一一给出解答,不过绕去绕来,围绕的最大问题,其实就是汽水的容易。
塑料瓶的想法,他自然提了,说辞是,伴随各式各样新型合成材料的涌现,饮品盛放技术,很可能迎来突破性的发展,而伴随的,便是饮料行业的起飞,要提前布局,打开局面。
当然,目前搞塑料瓶包装还不现实,首选还是玻璃瓶,但其成本比较高,所以最好开展回收重复利用的生意,毕竟国内相对贫穷,成本高不利于推广。
林默给的解决方案,一个是工厂这类人员集中的地方直售,有消费力又方便回收,当然,相对的,还可开发一些针对性饮品。
像糖饮、盐饮,以及浓茶、浓咖啡之类,前者用来补充能量、水、盐分等,很适合一些重体力劳动者,后者可提神缓解疲惫,都是工作者所需要的产品。
另一个方案,则是扶持饮冰店、汽水店等等,在店喝,瓶自然可以直接回收,也可做为代收点,让其代为回收其他玻璃瓶。
至于如何扶持?可参考后世,各品牌往店里塞的冷柜冰柜,当然,他们肯定塞不起冰柜,但生产一些保温效果良好的箱子还不成问题,提供这些方便其开展冷饮、冰饮生意,还可带动制冰、储冰等产业发展。
林默事无巨细出了好一通主意,自然是有原因的,饮品业确实是个很好的产业,尤其做大做强后,只要不乱搞,生意稳定性很好,意味着现金流、利润这些也很稳定充裕。
现金流重要性不用多言,其若做起来,林家因高风险生意之类遭受冲击,它还可是个缓冲与后备,让林家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增。
至于为何这么好的生意不自己去做?只能说,挣钱生意很多,也不能啥啥都占吃独食,还是要分润好处,将更多人都拉入自己阵营。
除去经营上、产品上的意见,林默也依据林家在国内外投资的产业,像玻璃生产公司、饮品原料生产公司等等资源,为其协调一番,方便前期生意顺利开展。
刚以为能安心钓鱼,结果杨海城这家伙也凑上来,说是也想让林默出出主意,给他爹妈整个生意做。
不过林默直接回绝了,杨父杨母他很熟,杨家也有点小生意,但不过开开铺子、收收租金,没有表现出什么经商能力,不似三位舅哥,不是家中精心培养,便是自小耳濡目染,他们能干的事儿,不代表别人也能。
再者,杨海城虽是长子,但他头上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