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:标准化强制统一(2 / 3)

乐一个小时前给她的资料,本来是打算直接给陆安,不过那会儿他不在办公室,正在研发中心。

陆安拿起材料打开阅览。

孟秋颜两手环抱在双蕾前,瞄了眼那份材料说道:“新能源车业务总共签下了22万套500Wh/kg低配版电池订单,总金额193.6亿元。”

“手机电池这业务,总共采购了10125万块电池,总金额720.9亿。”

陆安看完材料满意地点了点头:“不错,电池业务板块算是正式铺开了,后面按计划继续扩大业务范畴。”

这两个行业在本次的采购金额加起来有914.5亿,再加上之前风光电站签下的700亿大单,固态晶格电池业务在民用市场已经创下超1600亿的营收规模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固态晶格电池的产品利润率是30%,因为这个利润率能在当前能够实现利润额的最大化。

以智能手机电池业务为例,当利润率达到30%以后,往上每增加5%的利润率,电池销量会减少20%,定价越高销量就会越低,反而绝对利润会赚得更少。

比如把利润率抬高到50%,那这次1个亿的采购量会下降到只有4000万块。

前者30%的利润率,但1亿的采购量获得的利润额是164亿;后者50%的利润率,但只售出4000万块电池,结果利润额是109亿,比前者实打实少赚了55个亿。

利润率只是一个百分比数字,利润额才是实打实的赚到手的钱。

降低利润率能够赚到更多的利润额,那当然是选择赚更多的钱。

固态晶格电池虽然技术垄断独此一家,但它并不是刚需品,羊毛出在羊身上,如果手机厂商采购电池的成本太高,手机销售价就会涨价,必然是通过涨价的方式把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承担。

但如果手机价格太贵,超过了消费者的心理承受价格,他直接就不买了,大不了继续用以前的。

消费者不接受涨价,手机厂商就卖不出去产品,也就不会采用固态晶格电池。

由此可见,固态晶格电池的定价不能超出市场承受力。

不过这并不代表不赚钱,只要是垄断型利润就没有不赚钱的,垄断利润的重点不在利润率,而在于规模。

孟秋颜旋即说道:“三星和苹果并没有来,难道他们不打算用固态晶格电池?”

闻言,陆安笑道:“早晚会来的,固态晶格电池与传统电池拉开这么大的差距,他们要不来拿货,国内的几大手机厂商做梦都要笑醒,咱们等着他们上门来拿货就是了。”

“也是。”

孟秋颜点了点头,她想了想旋即看向陆安又道:“不过苹果公司向来对上游供应链企业很霸道且傲慢,说不定到时候他们要求我们给他们的手机专门做电池适配。”

这就得说元界智控给手机行业做的固态晶格电池,都是统一标准规格,可以说是被强行统一的。

此次下单采购的那些手机厂商,他们拿货的固态晶格电池都是一模一样的产品,就连电池的体积大小也都一样的。

陆安并没有单独为哪家手机厂商适配,没有说你桦为要求电池是长方形的就给你搞长方形,你小咪要求电池是正方形的就给你搞正方形的。

电池容量也没有说你要8000毫安、1.2万毫安就得适配,元界智控只提供1万毫安、1.5万毫安和1.75万毫安三个版本。

全部统一为一个样式、一个标准。

因为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,实现规模化量产。

以后也没有什么原装电池一说,大家都是用同一个厂商、同一个标准、同一个协议的电池。

从OPPO手机身上拆下来也能装在其它品牌手机上照样正常使用,这其实是利好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