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妈基地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?之酶制剂 > 99 青云路,终左迁

99 青云路,终左迁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多年以后,每当想起景元六年仲夏,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惊变,弘琛仍是百感交集。

    初入朝堂的拳拳少年,自诩心思清明、立身持正,正意气风发地要为朝廷办事、为父皇分忧,却不料,倾盆大雨兜头浇下,淋了他一个透心凉。

    这是弘琛第一次直面朝堂的翻云覆雨,权力的真相那样狰狞,令他想起幼年时在老家凉州看过的鬼戏,那些古怪变形的脸,随着年岁增长、时间远去已经渐渐模糊,却在短短数日一发涌回他的忆海,令他无处可逃。

    父皇的犹疑、人心的反复思变、四面八方的指责和否定,令他的辩解那样苍白无力,他孤然立在偌大朝堂上,对面的太子,戴着看似友爱忧惧的假面,眸底是毫不掩饰的得意与不屑……

    尤钊到京后,证实瀛云王所言不虚他的确一直认为那份军图不足采信,才未进呈景元帝。

    同时,他也一再解释说,此前献计时,并未得到此图,并且对军图的真伪表现出一种暧昧态度。

    迎着兵部右侍郎欧阳燊洞若观火的目光,尤钊有些不自然,但某种不可遏抑的念头,像西北的白草丛荆一般旺盛生长,促使他极力为自己辩解。

    “……末将仔细询问过那名南地的皮货商人,此人与南周遗部一名陈姓裨将是舅甥关系。两个月前,这名陈姓将官被上司以治军不利打了二十军棍,以致旧伤复发、不治而死,临死前将军图盗出,命心腹送到舅舅手上,托付他为自己报仇。数年来,这名商人一直都走自西北至西南的商路,连家眷都安置在了西北,身份可信,末将以前也与他打过交道。不瞒大人,为稳妥起见,末将还命人潜去南地打探过,可以证实他所言不假。末将知道,此举不妥,愿意承受军法处置,但末将与王爷的心是一样的,没有十分把握,又怎敢将军图献给朝廷?”

    欧阳燊目光灼灼,看着尤钊。这个年轻后辈的身上有一股彪勇之气,就像当年的他,无比渴望抓住一切机会证明自己,却不知,有些机会,是应该被放弃的。

    瀛云王反复申明“军图不足采信”,尤钊却没能坚定地跟王爷站在一起,皇上会怎么想?朝臣们又会怎么想?

    他心情复杂,却又夹杂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。

    面对重重指责,瀛云王毫无还手之力,只能沉默以待,稚嫩而未经风霜的脸上,却没有愤懑与惊慌。但愿,这两个年轻人都能扛住磋磨,保全锐气,不致于意志消沉。

    欧阳燊将尤钊的证词如实上奏,却不想,那名南地商人竟遍寻不见,连家眷也一起消失了……

    午时三刻,用膳时分早已过了,一个圆领花背的小太监站在晋德殿门口,见御膳房总管在九曲回廊的尽处探出个脑袋,杀鸡抹脖子地冲他使眼色,他忙摆摆手,若有似无地指了指殿里。

    御书房里一片沉静,只有角落里一只二尺径长的巨大白玉盘上,卧着一座雪白晶莹的冰山,偶尔发出滴答的声响。

    景元帝以手抚额,面无表情地坐在紫檀木雕云龙闹海的大椅上。

    兵部右侍郎欧阳燊再一次细细看过手中的军图,转身递给了景春侯冉崇柏,一传一递之间,两个人默默对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,都有些无奈此事已有定论,只有皇上心里尚存侥幸,真是希望越大,失望便越大。

    在场的几名朝中重臣,皆是景元帝当年的嫡部亲信,数十年戎马生涯,个个练就一双火眼金睛——军图为真,却一定有诈!

    如此军图,丢弃?舍不得!保留?有甚用途!真叫人进退维谷!

    虚实之间、真假之间,钻得便是人心的空子,却不知,对方究竟剑指何人……

    “咕……”一片安静中,冉崇柏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。

    唰一堆白眼扫过来,冉崇柏有点脸红,倒也不甚惊慌,磨磨蹭蹭地跪下请罪道“皇上恕罪!臣是个粗人,肚肠又大……”

    景元帝闷气地扫他一眼,忽然一乐这个老癞……这是在提醒朕适可而止了。

    他轻轻将军图丢在案上,笑道“罢啦,此事到此为止!后续事宜,你们商量了,先拿个章程出来。”

    一众官员忙口称“是”,行过礼、鱼贯而出,景元帝看着走在众人之后的弘琛,有一瞬间的犹豫想唤住他,最后,却没有开口。

    军图不能用了,尤钊也不能用了,那弘琛呢?

    那些看似突如其来的质疑和否定,在朝堂上形成排山倒海般的声浪,令他不能不慎重以待。

    去岁,他命弘琛暂代兵部左侍郎一职,并监理兵部所有事务,是为了利用他的皇子身份解开兵部四方胶着的形势,压一压东宫和那些暗中躁动的势力。

    如今,那些曾被暂时压制的暗力虽然反弹强烈,但兵部的势力分布已完全改变,也许,是时候让弘琛退下来了,毕竟,军图之事也要有人承担责任……

    隔日的朝堂,依旧喧阗热闹,但当又一波针对弘琛的诘难汹涌而起,形势却急转直下。

    以礼部侍郎苏栯、左散骑常侍孔让等为首,一批文臣纷纷站出来,为瀛云王打抱不平。

    茂昌公师匡是昭然不讳的太子党,他自恃是皇上旧部、劳苦功高,又与翮贵妃是近亲,一向很少把东宫以外的人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只见他看也不看苏栯等人,一脸不屑地道“文武殊途,军图之事涉及军中要务,不懂的人还是不要随便开口得好!瀛云王识人不清、辨事不明,若再继续担任兵部左侍郎,这兵部就该乱成一团麻线了!”

    孔让嗤笑一声“王爷一开始就说得明白,他举荐尤钊,乃是为朝廷举荐可用之才,尤钊的十年战功是在西北积累下的,桩桩件件都有录案可查,难道是王爷捏造的不成?至于军图之事,王爷更是冤枉,他早已反复申明军图不可信,这才没有进呈皇上。正是王爷此举,使我大齐南地驻军避开无数凶险,否则,若人人都像国公爷一般,一听旁人手上有南周军图,要么急着抢过来,要么认定他私心藏昧,那兵部才真要乱作一团了。”

    他言语间毫不避讳,将这些日子众人对瀛云王的攻讦心态揭露个彻底,直气得师匡一干人瞪眼涨脖子,直欲动起手来,只是当着景元帝的面,不敢造次。

    苏栯是个沉稳性子,他语气温厚,却义正辞严“军图一事,瀛云王不但无过,反而有功,倘若因为要找人担责,便推他出来做这替罪羔羊,公道何在?人心又何在?臣请皇上三思而行,莫冤枉了忠臣,反倒放过了耍奸挑事之辈!”

    景元帝始料未及,朝上站出来的几名文臣,要么是博学重儒,要么是清流,这些人多有三分傲骨,有些更因为曾是南周旧臣,除了本职要务,一向很少开口干涉旁的事。

    而其余众人,虽然多数未曾发声,但景元帝看得清楚,他们并非无话可说,而是畏惧东宫威势,只能以沉默表达态度。

    人心所向,昭昭而明!

    不过数日,尤钊便被遣返西北,回原部降两级留用,并罚俸一年。

    京郊十里长亭处,瀛云王并未来为他送行,但仍派人赠送了一份程仪和几句宽慰之语。

    仲夏的清早,辰光并不熹微,明晃晃照着他神色黯然的脸和脚下的漫漫长路,也照进他充满愧疚懊悔的心里。

    就在动身回京前,他接到瀛云王的书信,信中道调往南地之事须再议!目下形势未明,将军不可急于求成,以免铸成大错。

    尤钊却不以为然,甚至生出一点轻视之心,认为瀛云王遇事犹豫不绝,畏葸不前。

    到京后,没有机会与瀛云王见面,他还曾为此窃喜,以为可以不受瀛云王的影响和掣肘,为自己争取点什么……

    却原来,上阳城的日头比西北更加灼烈无情,它凌空而出,一切便无所遁形,只有那些隐在森冷伟岸的苍木高枝之后的重重暗影,令他摸不着、看不透……

    此去经年,知音不赏、迁客寥落、山水空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