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妈基地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今日雨绵绵今日秋雨绵绵 > 第三十九章 租书

第三十九章 租书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年节后,姜雨眠又回到了陈安的小药铺,生意淡,她便躲在药架后看书。看得太过专注,就连许德真走近也没察觉。

    “看什么呢!”他一把抽走姜雨眠手中的书。

    “哎!”姜雨眠一下没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“《五州志》,这是什么书?”许德真念了念书名,翻开扉页,倒是一下就被书里的内容吸引进去了。

    里头不仅描绘了南晏大州的起始变迁,还将南晏之外的州地也绘了上去,这对许德真来说满是新奇。

    “汜虞?还有这地?”他算是开了眼界了。

    “说是无人之地呢,但凡是进去了的人,就没见有活着回来的。”姜雨眠兴致冲冲地和他解释。

    “借我瞧瞧?”许德真扬了扬手中的书。

    “行啊。”姜雨眠也大方地应下,反正这书她都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多遍了。

    “德真!一晃眼又跑哪去了?快来帮师父搬柜子。”陈安正在收拾后屋的杂物,许德真借口出来如厕,过了好一会儿也没回去。

    “来了师父!”许德真一边高声应着,一边将书塞进裤腰里,走时还顺带揉了揉姜雨眠的头发,“谢谢小师妹。”

    姜雨眠跟他挥挥手,也认真地去前堂守着了。

    过了几日,许德真来和她说,他邻居家的小胖子也想看这本《五州志》,来问问姜雨眠的意见。

    姜雨眠答应了。

    过了几日,他又来问她能不能给他隔壁的隔壁的小花瞧瞧。

    姜雨眠疑惑地问道“许师兄,你是不是把书弄丢了?”

    “怎么可能?”许德真见她怀疑自己,差点跳起来,“他们是真想看,爱不释手了都。”

    “行吧。”姜雨眠耸耸肩,恐怕这书要等许德真住的一条街都看完了才能回到自己手上。

    “那些家伙这对这种书感兴趣地很,平日里坊间的多是话本,不是唱戏的就是行走江湖的,这种怪谈小说真是少见。”许德真说着,姜雨眠却上了心。

    “许师兄,我们开家小书局吧?”她仰着头一脸认真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你疯啦?”许德真惊吓地看着她,异想天开呢。

    “这样的书我还有好多册呢,我书,让那些想看书的来找我,一次一文,怎么样?”姜雨眠这小算盘打得细。

    “你舍得给别人瞧?”据他所知,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都有些洁癖,这种洁癖专门针对他们这些平民。

    “当然舍得,就是要一起分享嘛!”不过姜雨眠却是不敢偷偷将这些书卖掉,毕竟是顾浔掏的银子,要是他知道了,不得气炸。

    许德真低下头想了想,问道“我有好处吗?”

    “咱俩平分。”

    一听姜雨眠这么说,许德真立时就应了。

    自此,姜雨眠便每日都带一本书来药铺交给许德真,她也不敢一次性多带,生怕引起别人怀疑。许德真就负责去联系街坊邻居家的玩伴,刚过完年不久,这些丫头小子手里可攥着不少铜板。一次一个铜板,倒也不贵,因此来他家借书的人不在少数,区区过了一个月,两人每人就分了五十个铜板。

    加上陈安给的工钱,姜雨眠往钱坛里放铜板的声音哗啦哗啦直响,她听得陶醉。

    这“书局”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,需求也越来越大,两人一合计,便去书摊上买了简单易懂的话本也混着租借出去,别人租书至少都是收三文,他们只收一文,因此这生意倒是越做越大了。

    盈利小,成本大,上回买的书册多,租了两个月也没回本,反而在手的书册倒是越来越少了。

    两人一清点,好家伙,足足少了十来本。

    姜雨眠掐指算了算,都要心疼坏了。

    “一定是有些人借了书就藏着不还了!”许德真愤愤,以前借书的人少,大多都是一条街的,他闭着眼睛也能算清楚谁借了哪本书,可随着人多,难免有粗心大意的时候。

    “简直是道德败坏!”许德真捏紧拳头,满是怒气。

    姜雨眠也生气,不过她很快就冷静下来,“我们这样是不行的,毫无条件的借书,认识的人还好,不熟悉的兴许就蒙骗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许德真赞同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一定要记录下借书的人住在什么地方,书册是什么,以防之后混淆找不到书册去处。”

    许德真见她说得头头是道,条条在理,便跟着点头。

    “这次是我的疏忽,这十多本书等我攒够钱了就给你。”许德真素是知道这个小师妹最爱铜板,心里也过意不去。

    姜雨眠望着他,笑笑,“不是的师兄,是我们俩都疏忽了,所以责任得我们一起担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许德真挠挠头,脸红了红。

    “走吧,咱们去做书录,这样借书的人也能更方便寻一些。”姜雨眠拉过他的手臂往里走。

    许德真在之前的借书规矩上加了两条,一是要有熟人担保才借,二是借书定了期限,不得超过半月。如此一来,就有序地多了。

    一到年节,两人一有空就往书局跑,因为这种日子书局总会将有破损的书册低价卖掉,姜雨眠便挑选破损不大且不影响内容阅读的书,省了一大笔成本。

    这生意做得久了,每月的盈余竟和药铺工钱差不多。

    又是一年春三月,太后八十寿期临近,远在青城的王爷王妃来了信儿,信中说两人已经启程,月中便能抵都。

    顾浔虽然面上毫无表情,但是姜雨眠就是隔着长桌也能感受到他的喜色。

    从上午收到信开始,他就一直在挑府中的刺儿。不是嫌弃门上漆淡,就是院落太过无趣。安来便去找了人来翻修,里里外外都是忙忙碌碌的人。

    “这书架也陈旧,要不换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世子爷,这可是东晔的紫檀做的,王爷可宝贝了。”安来回道。

    顾浔站远看了看,就是瞧不顺眼,“那这架上的书换新的,孤本的不换,其他都重新去照着买过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安来应声,站在不远处的姜雨眠却是心里一喜。

    “世子哥哥,你这些书都不要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