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妈基地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钱国富发财记雾凇庐 > 第十七章 青色童年

第十七章 青色童年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俞珊娴信佛,基本上每年都要去庙里不下二十次。

    法名寺主持果一,原是徽州俞记商号的管账先生藤懿轩。后来,经历战乱的藤懿轩看破红尘,出家为僧。

    俞记商号主要经营桐油、茶叶、木材、日杂等等,买卖做的很大。在徽州有祖宅,在海市、江城有门面和房产。

    一次,俞姗娴在法名寺进香礼佛时,与果一法师相见。

    “大小姐!”果一惊呼。

    “腾师爷!”俞珊娴认出家里的大师爷藤懿轩。俞珊娴小时候拜藤懿轩为师,学习古文。

    三十年后相见,物是人非,藤懿轩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,俞珊娴也有四十多岁,俩人都唏嘘不已。

    在西厢房,主宾落座,俞姗娴了解他的经历后,感慨不已。

    俞珊娴知道藤懿轩满腹经纶,恳切的说“藤师爷,我的儿子有十四岁了,十分顽劣,请你教教他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,这是缘分。”藤懿轩没有推辞,马上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俞姗娴带着钱国富来到法名寺。

    在西厢房,藤懿轩看着少年钱国富的五官相貌,摸摸他的头,拉起他粗壮的胳膊,看看手掌。微微点头,半晌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藤懿轩让钱国富离开,去法名寺里面熟悉环境。

    藤懿轩笑着对俞珊娴说“国富是大富大贵之人,将来必将成就一番事业。”

    接着,藤懿轩又无奈的说道“呵呵,国富还会命犯桃花。此乃天机,你自己知道即可,不要告诉他人。”

    俞珊娴既欢喜又担心,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钱国富下河摸鱼上树掏鸟的事情常做,就是不愿意学习文化。

    师傅的表情严肃,寺院的氛围严肃,让少年钱国富有些紧张。可是,寺院的茶水清香,茶点香酥可口,让钱国富非常惦记。渐渐地,钱国富适应了寺院环境,喜欢上了文化学习。

    藤懿轩让钱国富坐在一张宽大的书桌旁边,以成年人相待,很有仪式感。

    藤懿轩不刻板教育,也不体罚教训,而是循循善诱地,让钱国富彻底放下戒心。

    藤懿轩讲古代先贤的故事“范蠡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、经济学家。范蠡出生贫困,却博学多才。范蠡辅助越王勾践“卧薪尝胆”把国家建设得强盛起来灭了吴国,报了会稽之耻,越国成了中原霸主。”

    藤懿轩说“一天,范蠡来到了宋国的山东dt县,看到这里位置适中,交通发达,客商云集,店铺鳞次栉比,十分繁华。一番考察,他认定此处是经商的好地方,就定居下来,改名‘陶朱公’。他因地制宜,除了耕作养殖之外,以主要精力从事商业活动,他特别重视物资信息,市场动态,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,一般不超过十分之一利润。结果,财源滚滚,生意越做越好,只有几年的功夫,靠商业经营积累了亿万家财,成了天下的大富翁。生意人家一听说陶朱公的大名无不敬佩称赞。就这样,范蠡成为中国的文财神,成了商人们的楷模。后人称道范蠡是忠以为国,智以保身,商以致富,成名天下。”

    藤懿轩以崇敬的心情,又讲述徽商代表胡雪岩传奇的一生。他说“胡雪岩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,一跃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。他以自己的智慧、胆识、精准的识人眼光,营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,其经营谋略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无疑是一位商业奇才。”

    藤懿轩介绍说“胡雪岩在做小伙计时就说早晚一天,我要自立门户,闯出一条通天路来,这样才算得上是个大男人。古徽州六县一府‘八山半水半分田,一分道路与庄园’,山多田少,为了生存和发展,必须外出经商。

    流传着歌谣,‘前世不修,生在徽州,十三四岁,往外一丢。’”

    男孩子喜欢英雄,藤懿轩寓教于乐,钱国富学习津津有味。每次回答问题正确,师傅还奖励糖果,更让钱国富劲头十足。

    钱国富收心了。

    钱国富跟着师傅藤懿轩学习古文和算盘,励志做一个成功商人。

    对于文言文文章,藤懿轩要求死记硬背,虽然难读难懂,但是熟读是第一步。国学启蒙经典《三字经》说“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《增广贤文》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,有金句“羊有跪乳之恩,鸦有反哺之义。贫居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。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读《论语》,做到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牢记《左传》名句“多行不义必自毙。”

    藤懿轩拿起算盘,娓娓道来“算盘,也叫珠算盘,是中国老祖宗的一项重要发明,起源于北宋时代,北宋串档算珠。运用手指拨珠,进行运算的一门计算技术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重要的发明创造之一,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计算工具,比阿拉伯数字出现还早。”

    喝了一口茶,藤懿轩接着说“算盘形状不一,材料大多是木制,算盘由长方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,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,算珠内贯直柱,俗称“档”,一般为9个档、11个档或15个档。档中横以梁,梁上设2珠,这珠代表5;梁下5珠,每珠代表1。”

    藤懿轩拿出算盘,口诵加法口诀表“一一上一,一下五去四,一去九进一;二二上二,二下五去三,二去八进一”

    藤懿轩说“徒儿,先回家记珠算口诀,然后用左右手同时开工,勤加练习,每天不少于三个小时。先学加减,后学乘除。”

    转眼四年时光,每个周末,钱国富都是在寺院度过。

    藤懿轩对钱国富说“你我师徒一场,我教授的内容有限,你还是要回到学校读书的。今后,你为人做事都要有记住,顺势是眼光,取势是目的,做势就是行动。”

    钱国富似懂非懂,离开了藤懿轩。